一、专业简介
广东药科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3年成立中药系,2005年更名为中药学院。以中药学院为依托单位,中药学学科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中药分析学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优势特色建设专业,中药制药专业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中药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药分析》国家级一流课程,《中药药剂学》、《方剂学》、《药用植物野外实践课》等9门省级一流课程,优质的一流课程群支撑了中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广东高校教学团队2个,5个市级及以上创新团队为中药资源创新团队、中药分析创新团队、中医药防治肿瘤化疗性胃肠道毒副反应创新团队、中药和精细化工融合创新科研团队、云浮特色南药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创新团队。
2010年获得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目前为止,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723人,在读514人。以中药学院为依托单位,设置药用植物系、中药鉴定系、中药分析系、中药化学系、中药制药系、中药药理系、临床中药学系、中药炮制系、实验中心。中药学院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药学院2022年获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3年获批广东省首届高水平中药学院培育建设点及广东省数字化中药产业学院。2022年中药学专业学位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位列B+。建有9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岭南药材生产与开发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特色技术培训基地、广东省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中药饮片规范化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南药规范化种植与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部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并设有分子生药、分子药理,药用植物组培、中药提取分离、中药药剂等8个院内科研平台。
本学位点拥有占地13000平方米的主体教学科研大楼,实验相关用房总建筑面积24608平方米(含中山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多万元,分布在大学城和中山校区;已建立了近100余个本科教学实习基地,12家产学研基地,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条件。中药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广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本学科2023年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部产学研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各级各类课题46项,与企业合作项目28项,科研经费达7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5项,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1项,发表科研及教改论文120多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2部。获批省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个;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5项。本学位点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中药制剂分析》主编单位。
校企、社会服务取得卓越成效,我校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大翔集团-广东和翔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等54家医药企业或科研单位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培养研究生。其中,与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大翔集团-广东和翔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评为省级研究生示范基地。
二、招生方向
本学位点现有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中药药效评价与应用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与应用、中药资源开发与品质评价、中药炮制原理与应用研究6个研究方向及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药创新班。
表1中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一级学科名称 |
中药学 |
学科代码 |
105600 |
序号 |
研究方向 |
本方向的研究范围及内容 |
1 |
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 |
主要研究中药剂型和制剂处方的设计、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中药炮制工艺、饮片GMP生产及饮片标准化。 |
2 |
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 |
主要研究中药在生产、流通、应用等的质量控制及其方法与技术,并制定规范化质量标准。 |
3 |
中药药效评价与应用研究 |
主要进行中药实验用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中药药效与毒性的评价和临床应用研究。 |
4 |
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与应用 |
主要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技术与方法,并开展相关活性物质成药性研究。 |
5 |
中药资源开发与品质评价 |
主要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品质评价及其在日用品、保健品等方面的应用性研究。 |
6 |
中药炮制原理与应用研究 |
主要通过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研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实现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三、导师队伍
本学位点现有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16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0人。校外兼职导师4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5人。校外基地合作导师171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38人、副高职称者120人,校内导师与校外基地合作导师比例约为1:1。
本学位点拥有多名行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硕士生导师,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药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1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药品管理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中药协会中药产品开发与培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国家中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个,广东省中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个;广东省本科高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为秘书长单位);广东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1人;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物筛选与评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广东省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中医药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及药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制剂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1人;广东省呼吸健康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另有各专业委员会委员30余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省级、校级千百十培养对象及校级教学名师多人。
四、就业方向及就业情况
1.就业方向
医药院校、医院、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药品检验机构、中药研发单位、药品生产企业、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化妆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医药贸易部门等,并输送攻读中药学专业博士学位人才。
2.就业情况
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因有企业实践学习经历,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高素质,高技能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整体就业率达到98.2%,近五年毕业生中约60余人考取博士,其中40余人考取公务员,60余人到高校工作,80余人到医院工作,120余人到中药相关企业工作。
五.研究生培养情况
近年来中药学学位点研究生培养取得优异成绩,54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践单位评价优良率100%;2021年至2023年共18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60余名研究生获得校科研奖励,39名研究生被评为校优秀毕业研究生,共有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5篇。2021年获省级大赛三等奖2项,校级二等奖4项;校级三等奖2项。2022年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银奖、铜奖及优秀奖各1项;市级三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2项;校级二等奖1项;校级三等奖2项;校级优秀奖2项。2023年获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省级铜奖1项;校级二等奖5项、校级三等奖2项、校级优秀奖5项 。
2021年在校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3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0篇,SCI收录论文53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3项,参与导师课题研究项目140项。2022年在校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34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4篇,SCI收录论文50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6项,参与导师课题研究项目130项。2023年在校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3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0篇,SCI收录论文50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7项。参与导师课题研究项目120项。